一、新风系统的由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爆发,西方世界提出节能概念。当时对建筑能效提出的很高的要求。节能因素之一就是减少通风换气引起的能量损失。因为在寒冷和严寒地区采暖和其他地区空调时期,新风所损失的能量接近暖通能耗的1/3。但是七十年代末,发现在多数办公室出现头疼、呼吸道感染增加、记忆力下降、效率下降的症状,后来发现这是由于新风不足引起的,多出现在空调房间内,故称“空调病”。把出现这种症状的建筑称为“病态建筑”。克服病态建筑的办法就是保证建筑内的新风量。也就是新风系统。 二、新风系统的节能要求 从健康角度看新风,新风量越大越好,相关的国家标准对新风量有下限要求。但新风量越大产生的能量损失也越大。因此国家节能标准对新风量也有上限要求。世界不同国家气候差异很大,中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,新风的能耗与气候特征紧密相关。因此,不能说一种形式的新风对所有气候特征都是合适的。 从理论分析看,在最寒冷的一月份,即使是0.5次/h的新风换气,也会造成15w/m2的热损失,计算下来,采暖季热量损失量是新风机风机的40倍以上。因此过量的新风不是一个“低碳”生活。 从节能角度看新风,很值得研究。 三、新风节能的可能性和实践 现在中国的新风系统是讲健康多,讲节能少。但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入,能量价格会越来越高,因此节能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大。 新风节能是在不降低健康的情况下,对能量的一种使用控制和回收。新风节能有以下几部分: 1) 使用全热新风机从排风中回收能量; 2) 冬季和空调季智能控制(如空气品质或时间程序控制)减少新风运行时间,减少能量消耗; 3) 空调季夜晚全新风通风利用自然能。 四、对生产厂家的启示 1) 要针对国内不同气候特征生产不同类型的新风机; 2) 要注意从整体节能性(而不是风机功率)角度出发评价新风机; 3) 要从智能的角度出发设计节能运行程序,智能地自动地节能; 4) 要从全年度角度出发设计新风机; 5) 在节能上有所突破,力争搭上国家节能政策扶植快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