苯是一种溶剂,是工业上的基础原料,在建材方面使用最多。苯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导致白血病的污染物,但只是针对敏感体质的人群;苯在空气中吸入造成的毒害大于在水中的毒害,差别是100∶1。 苯极易挥发,吸入人体后到达肺泡。通过血液循环可以抵达骨髓,敏感体质人群长期接触苯,会造成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,最终导致白血病。苯是脂溶性的,可以通过皮肤大量吸收造成毒害。 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,在职业中长期或反复接触苯(如汽油、油漆涂料、粘合剂、清洁溶剂、塑料和橡胶原料、染料、染发剂等)的成年人,患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几率是普通人的3~7倍,其中近期接触过苯的人是高危人群。但同时,研究人员也指出,苯的生物半衰期很短,远期致病可能性不大——如果你上一次接触苯已经是10年前,而现在还好好的,就基本没事了。 那么,装修污染中的苯又如何呢? 有研究者针对三峡库区迁移新居的13175位移民做过健康检查,发现25%的移民在入住新装修房后发生了白细胞减少,45%发生了血小板减少,发病率是未居住新装修房者的3倍,且很多人在搬新家2-6个月内有过头昏、 失眠、胸闷、 气喘、 恶心、 呕吐、 腹痛、 消化不良、 顽固性“感冒”、牙龈出血、皮肤紫癜等相似症状。研究人员在装修完成3个月并已入住新房1个月左右时,随机测定了53户家庭的苯含量,发现一半以上的居室苯浓度为8-10mg/ m3,超标70-90倍(根据我国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》,苯的浓度不应超过 0.11 mg/m3;而根据我国卫生部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》,苯的职业接触限值是10 mg/ m3)。 但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是很强大的。 该研究的后续随访结果是,91 %的患者经适当户外锻炼身体,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,增强营养等措施后, 在半年到一年半内得到了康复。 研究者还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:所有观察对象中尚未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的发生。这说明,虽然装修污染中含有苯,但是否产生危害仍取决于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。 结语
不过,没有被科学研究证明的事情不一定就不存在。因“人群资料证据不够充分”而使“甲醛可以引起人类鼻咽癌”的正确评价耽误了30年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在这30年中,又有多少鼻咽癌患者在患病之前,存在着“甲醛不会致癌”的侥幸心理? 在尚未有充分证据表明甲醛与白血病有明确因果关系之前,我们应该吸取教训,远离甲醛污染,防患于未然。因为无论如何,甲醛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包括致癌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。 |